第229章 水师_红楼:我是贾琏
笔趣书阁 > 红楼:我是贾琏 > 第229章 水师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29章 水师

  “产量好办,只要机器跟上,原材料跟上,剩下就是堆人了。以前没做过工坊,现在做了才知道,千头万绪,任何一个地方出问题,其他人都得等着。从采购到生产,任何一个环节都得盯着,稍微有点疏忽,就能给你捅娄子。”

  贾蓉上来就是一通抱怨和诉苦,毕竟他也是头一回,开始觉得很简单,规模大了有点难。

  薛蟠也很有兴趣的听着,毕竟他要在金陵开分厂,眼下京城这边的产能严重不足,因为物流的关系,从生产到销售太过繁琐,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。

  薛蟠这才动了念头,在金陵生产。如何组织生产,这需要学习。

  这么一请教之下,贾蓉好为人师的一面展露,觉得特别有面子。

  对此,贾琏笑眯眯的听着,并不开口打断。管理生产其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,生产需要用人,每个人能干点啥,能干到哪个程度,都需要时间一点点的的掌握。

  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子,说的简单,想做到很难。这里就涉及到人了,比如说一個管事,能力很强,你用着觉得好,但他是外人,你敢放心大胆的用么?

  你看,人一旦涉及到切身利益,往往会失去应有的冷静和理性。

  是用人才呢,还是用忠诚呢?每个上位者都有自己的用人之道。

  这里头很难讲出一个是非对错来,无非就是看个人。

  非要问贾琏的用人之道,就四个字,利益捆绑。

  说到销售,薛蟠有话要说。

  “我是真没想到,卷烟销售的开端居然是青楼。姑娘们先抽上了,推荐给客人。如今每月运往金陵的卷烟,只能勉强满足秦淮河上的需求。下月必须加大南下的量。”

  贾蓉也道:“京城的销售,主要是文人,还有一些商户。不是不给金陵多发货,实在是眼下的原材料,仅仅能做到现在这一步。你想要在金陵生产,就必须从原材料上做文章。今年来不及了,明年需加大种植面积。为防止将来竞争对手的出现,在源头上做手脚,必须从今年开始,就要组织人自己种烟叶。”

  “哦,已经有竞争对手了?”薛蟠发出疑问,贾琏也颇为好奇,不说机器的问题,主要是烤烟的技术,贾蓉抓的很紧,严防死守。

  “巨大的利益面前,有的是人跟风。机器是工部的工匠做的,这点很容易查到。卷烟的纸,说是我们找人定制的,实际上并不掌握在手里。我有个想法,原材料环节,采取入股的方式,成为对方的股东后,可以大大的降低风险。”

  看着贾蓉侃侃而谈,贾琏笑而不语,这厮的进步是真的很大啊。就是口味太过特殊了一点,怎么会喜欢与他爹做同道中人。关于这点,自然是尤氏告知的。贾蓉这厮,被他爹拿了一次把柄后,干脆放飞自我了,凡是贾珍沾过的,他都要去弄一回,完全无法直视。

  “原定的婚期在七月,我觉得太热了,便花钱请钦天监的人改到九月十八。我老子这会没较劲,最近身体不好,也消停了许多。”贾蓉提到贾珍,表情非常的别扭。

  “秦家那边有何话说?”贾琏倒是来了好奇心,看似随意的问一句。

  “倒也没啥特别的要求,也没讲要大多的排场。我老子的意思,前后花个四五千两,婚礼就能办下来。秦家是小门小户的,想做大点都难。”

  秦可卿是谁的闺女,无从得知,倒是妙玉,多半是老忠义亲王的嫡女。一个带发修行的尼姑,生活上的讲究,哪里是出家人的做派。

  只能说,当年老忠义亲王一倒,牵扯到的人可是太多了。

  很多事情,贾珍没告诉贾蓉,他不知道是好事,知道了反而多事。

  本以为真的有三个月的假期,没曾想不过三天,夏守忠便亲自来到。

  “陛下口谕,让贾琏滚到天津去,看看如今天津水师近况如何。”

  贾琏顿时一头恼火,很不情愿的表示:“去可以,总得名正言顺吧?”

  夏守忠笑道:“这好办,陛下已经给都察院下了旨意,你去领一个水师巡按的差事。”

  贾琏明白了:“这又是临时差遣么?兵部没人了,还是都察院没人了,非要我去?”

  夏守忠笑眯眯道:“圣人猜到你会抱怨,托咱家转告一句,想不明白,慢慢想。”

  贾琏当然能猜到一些端倪,无非就是故意演一下。不然怎么满足皇帝的虚荣心。

  夏守忠回到乾清宫,承辉帝的书桌上,摆着一份兵部送来的水师方面的报告。

  水师每年的总拨款是三十万两,不足的由地方协饷。

  目前朝廷水师只要有三支,总部在天津,水师统制(指挥使)的驻地。登州扼守渤海口,驻扎了一支六千人规模的水师,由一总兵率领。其次是福州有一支水师,人数在万人上下,领兵也为总兵一人。最后是广州,一万五千人的规模,总兵为首。

  其他一些小型的水师,不如吴淞口驻扎了五百人。

  全部水师的人加起来,也三万多。就这么点力量,想要守住万里海疆,承辉帝也觉得难。但水师这个东西吧,太烧钱。要是往大里搞,真就是个无底洞啊。

  大周朝自立国以来,除了早期为剿灭敌对势力的余孽,对水师投入较大之外,其后在很长的时间里,因为没有来自海面的威胁,水师的存在感一直不强。现在水师的主要任务,就是巡视以及剿匪。大规模的海上入侵,不存在的。

  从一个封建王朝的角度看问题,水师真没啥用处。大海上的水师,还不如内河的水师来的重要,漕运总督麾下的运河水师,都比三大水师来的重要。

  想到漕运,承辉帝也是眉头紧皱,这也是个碰不得的大坑,百万漕工,衣食所系。明朝就这德性,到了大周,如今还是这德性。

  一开始承辉帝倒是动过念头,让贾琏去漕运折腾一番的,后来想想还是算了,别给这小子折腾死了。有这么一个在朝廷里能搞事的臣子,真太不易了,要珍惜。

  你不是上书说水师么,那就去看看呗,反正想休息,没门。

  出发之前,贾琏还是要守着规矩,去见一见皇帝的。

  行礼之后,承辉帝才开口:“水师就是一本糊涂账,伱到了地方,人生地不熟的,不要乱来。那帮丘八,你断他们财路,他们就敢煽动下属哗变。”

  承辉帝说着示意裘世安拿来一份过去的奏折,贾琏接过一看,顿时脸黑了。

  太上皇三十年的一份奏折,南洋水师官兵挟持了新任巡抚,原因是朝廷调查当时水师总兵涉嫌走私的事情,并将当时的总兵捉拿下狱。两广总督亲自去谈判,最后得出一个结果,只惩办总兵一人,余者不问。

  事后有没有算账,材料上没写,贾琏也无从得知,不过就他的了解,绝对要算后账的。

  官方卷宗记载,当时两广总督、广东巡抚、三司皆被罢免。这个后果就很严重了。

  贾琏都忍不住问一句:“罢免总督和巡抚即可,为何牵连三司?”

  承辉帝不动声色的看了贾琏一眼,没有解释,而是转移话题:“你就是去看看,不准搞事。否则就算有功,回来也是有过。”

  贾琏点点头:“了解,这次不算出征,能带个丫鬟么?”

  “竖子,贪图享乐至斯耶?”承辉帝又抓起砚台,裘世安很配合的按住提醒:“五百两!”

  贾琏明白了,我可以滚了,行礼道:“臣告退!”

  等贾琏走了,承辉帝才问裘世安;“下次换个花样?总之不能给他好脸色。”

  裘世安想了想:“圣人,不妨让三皇子用报社入股那厮的卷烟厂?再不济,皇庄种点烟叶卖给他。”承辉帝听了摇摇头:“不妥,不妥,倒是让老三出面,弄点卷烟回去卖,补贴一下报社,倒是可行之道。”

  “圣人英明,这厮死要钱,那就让他破财。”

  承辉帝笑了笑没说话,贾琏看似死要钱,实际上公款装口袋这个事情,贾琏从不做。五城兵马司那些搞钱的路子,用贾琏的话,叫创收,部门创收。

  说到贪污,贾琏可谓是官员中的奇葩了。他要贪污,就没清廉的官员了。

  东府,王熙凤奉贾琏之命来见尤氏:“二爷交代,他这趟出去,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,生怕赶不上蓉哥儿的婚事,让我来送一万两银子,算是给蓉哥儿婚事的补贴。”

  尤氏也不客气,接过道:“我替蓉哥儿谢过琏二爷。”

  “嗨,自家人,称什么爷啊。”

  容貌上王熙凤是有充分自信的,但是比身段吧,尤氏好生养的一面,实在是碾压她。

  贾府里总有些风言风语,进了耳朵呢,王熙凤不免疑神疑鬼的。

  她心里倒也没有看不上尤氏,毕竟贾琏对尤氏看着就很尊重。

  王熙凤没有多留,就回来复命了,贾琏见她便道:“让人送去就行了,你亲自跑一趟,带着肚子不累么?傻不傻?”

  王熙凤被说了也不生气,反倒心里甜蜜,根据平儿的报告,贾琏生怕平儿怀上,从不弄里面。这就让王熙凤很感动,男人哪有这样的呢?

  夫妻之间一番温存后,贾琏便回书房去休息,明日一早要出发的。

  老规矩,点了五十个家将,骑马出行。

  官员出行有仪仗,贾琏嫌麻烦,直接省略了。都察院发下来的家伙,倒是装车带着。

  也一路贾琏也不赶路,沿着运河边的大路,日行百里很轻松。

  就这,贾琏也走了两天才到天津城外,城门之外,贾琏吩咐家将:“准备仪仗,进城!”

  路边借一个农家小院,贾琏换上官服,吓的户主跪下连连磕头。

  贾琏好言安抚一番,给了租金,这才进城。

  突然出现的巡按贾大人,算是给天津的官员吓一跳。文官还算好的,水师方面真是鸡飞狗跳。水师统制也是勋贵的一员,不过是个男爵,爵位都快继承没了。

  水师衙门外,指挥使魏学忠,正在紧张的看着大道的尽头。

  贾琏没有刻意的搞突然袭击,自然给了魏学忠时间,带着人等候迎接。

  其实首先并惊动的事天津知府,这位老兄得知来了个巡按后,吓的立刻从小妾的怀里出来,赶紧让人去问问,来的事哪位大人。获悉是巡按水师之后,知府大人安心了,但也没完全安心,生怕人家搂草打兔子,给自己顺带咯。

  于是带着下属们,赶紧出迎。很明显,半道上遇见了贾琏,知府大人的心又悬起来了。

  这位是灾星啊,万一威力过大呢?

  知府这个位置级别差距比较大,最高的比如顺天府,能有正四品,金陵知府是从四品。五品占了三成,剩下的都是从五品。当然了,江南富庶之地的知府,多为正五品。

  论级别,贾琏比天津知府高,但是比起水师指挥使这个正三品,却又低了好多。

  天津知府不放心,借口陪着贾琏一道,去了水师衙门。

  说是巡按见外官大半级,贾琏却没拿大,三十步之外便下马了。他是真怕水师哗变。

  “卫大人,怎么好劳您大驾出迎,罪过罪过。”贾琏赶紧先说好话,毕竟衙门里的规矩,上不迎下,你是巡按又如何,人家出迎了,就得表示罪过。

  “贾大人一路辛苦,请到衙内休息。”魏学忠依旧是心中忐忑,毕竟当面笑眯眯,背后捅一刀的事情,见过的不要太多了。

  总之贾琏离开天津之前,他都不会松懈的。

  出于安全的考虑,入内之后,贾琏开门见山:“陛下让我来水师看看现状,只是看看,并无它事。”魏学忠心道,你这么说,我就更不信了,嘴上却是很惭愧道:“身为水师指挥使,没能管好水师,致陛下不满,臣之罪也。”

  两人之间也没啥交情,贾琏也不想多说点啥,解释不清楚的。

  天色不早,先安顿下来,知府大人很热情,表示他已经做了安排,附近有个院子不错,是位海商的私人宅院,丫鬟仆人生活设施齐全,贾大人可以住的舒服一点。

  贾琏也没客气,答应了知府的邀约,其实就是给他们吃一颗定心丸。

  贾琏安顿好之后,魏学忠与知府却凑在一起私聊,两人也不废话,各自在纸上写字。

  两张纸对在一起,一张写了盐,一个写了铁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sge.cc。笔趣书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sge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